蚂蚁金服港股退款(蚂蚁金服港股退款多久到账)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 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 ,1月11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约谈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蚂蚁金服集团公司(支付宝)、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
政府方面:行为违规,立即整改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表示 ,约谈的原因是,经调查,以上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 ,要求三家企业立即整改。
企业回应:举一反三,认真整改
三家企业表示,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 ,对相关服务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产品设计,举一反三 ,认真整改。今后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信部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 。
央视相关报道视频
你一定想问,这些你每天都会用到的互联网服务 ,到底犯了什么错?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哪些信息属于
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2017年6月正式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
包括
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通信通讯联系方式
住址
账号密码
财产状况
行踪轨迹
……
信息通信管理局表示 ,将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向社会曝光 。
信息通信管理局向
各互联网企业
提出了“三个不得 ”
不得收集服务所必需以外的用户个人信息
不得将信息用于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
不得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
事实上,近年来 ,互联网企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过度获取公民信息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就有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
1月3日 ,在支付宝推出2017年度支付宝账单的当晚,一篇名为《紧急!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请先看看这个》的微博广泛传播,并引发了公众对获取个人信息的关注。
1月4日凌晨 ,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发布声明,反思此次行为。同时,对于“默认勾选” ,也做出了及时调整 。
因过度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遭到质疑的互联网公司,远不止支付宝一家——
百度公司
2017年12月11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就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今年1月2日,南京市中级法院已正式立案。
360公司
2017年12月11日 ,网上出现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公开质疑360“水滴直播”侵犯公众隐私的行为。
2017年12月20日,360宣布 ,关闭水滴直播 。
而大家手机中很多的热门APP,也先后被曝违规读取用户信息——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工信部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手机app抽检结果, 每一季度的抽检 ,都有软件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 ”等问题。“尽可能收集用户信息”已成为不少APP开发商的运营理念。
“凤凰新闻”手机app
“凤凰新闻 ”手机app,下载后会出现“需要使用电话权限,您是否允许”“需要使用存储权限 ,您是否允许”等字样 。作为一个新闻客户端,这种权限要求明显有些不合常理。
“腾讯新闻 ”手机app
“腾讯新闻”手机app,下载后也会显示出“为了您的正常使用 ,腾讯新闻需要获取以下权限”,其中就包括位置信息,存储空间以及电话权限。
“网易云音乐”手机APP
打开“网易云音乐 ” ,只要手机里储存了对方手机号,无需任何门槛,就可以查看到对方最近收听过的所有歌曲 。
在默认的消息和隐私设置中 ,有“其他人可以在附近页看到我”“其他人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找到我”等选项,如果不主动关闭,这些选项全部是默认开通。
安全专家:有些权限和功能没有必然联系
获取用户信息,应该和功能实现之间有必要的关系。比如说一个社交软件 ,它可能需要读取你的通讯录,通过通讯录加更多的好友,权限是合理的 。但比如说一个画图软件 ,要读取通讯录,短信记录,通话记录 ,和功能实现之间就没有必要的关系。
——安全专家 裴智勇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