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青铜小立人翘着兰花指(三星堆青铜人立像)
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发布四项“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 ,聚焦中国早期文明,介绍早期国家研究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其中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等考古又有新进展 。
偃师二里头遗址
洛阳偃师二里头夏代都城布局有了新探索:新发现了更多道路及两侧墙垣,丰富了二里头都城多网格式布局的内涵 ,或为后期城市布局“里坊制”的雏形。
据悉,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2021年以来陆续揭露了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夯土墙,包括宫城北侧道路上的门道 、宫城西部围墙 ,并发现宫城西侧道路夯土墙向北延伸200余米,据此推测已知作坊区、宫殿区、祭祀区以西至少各存在一个分区。
据介绍,二里头遗址还首次发现较丰富的制陶遗存,包括制陶工艺多个流程 。2020年至2021年在祭祀区以西 、遗址西北部发现较大面积、较丰富的制陶有关遗存 ,包括陶窑、存泥坑 、泥坯、烧土、炉渣、变形陶器 、大量碎陶片以及陶垫、修整工具等。其中,遗址西北部还发现可能与漆器加工有关的遗存, 发掘出土800多片外表、断茬带有红漆的陶片 ,为以往历年发掘出土带漆陶片总量的近20倍以上,实属罕见,提示可能存在制漆作坊 ,或许是探索制漆作坊的重要区域。祭祀区以西,发现有 大型二里头文化居址,居址院落内出土有铜 、玉礼器的高规格墓葬 。
宫城西南角发现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表面散落大量骨、角质遗物 ,有动物肢骨 、肋骨、牛角、鹿角等。骨 、角质遗物中有不少存在砸击、切割、磨制的痕迹,有原料 、半成品和废料,有锥、镞、簪等成品 ,包括了骨、角器加工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遗物。
手工业是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 。制陶和骨角器加工遗址是二里头遗址手工业考古的重要突破。
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 、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
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
曾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郑州商城遗址,再一次迎来重大发现,且大有看头!
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东南部 ,是一处商代中期白家庄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 。
据了解,该遗址新发现了一处商代贵族墓葬区,墓主人为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 ,现场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玉钺、玉戈以及贝币等重要遗物,并且首次发现了商代中期的金覆面 ,是郑州商城目前发现的陪葬品数量最多 、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
其中,金覆面的现世,引发网友热议 ,也引起历史与考古领域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商代晚期的三星堆遗址也曾出土过黄金面具,郑州作为早商王朝的都城 ,如今也出土金覆面,两者有没有渊源?三星堆黄金面具能否追溯到郑州商城遗址的金覆面?
郑州商城遗址首次发现的“金面罩 ”
三星堆出土的完整金面具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跟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不同,这次发现的金覆面是覆盖整张人脸的 ,是为了‘精气神’不要散了,中国自古就有‘不败金身’之说,说明商代时期就有了这种概念 。”
顾万发还表示 ,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人黄金面具和使用黄金制品来看,很可能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此次墓葬出土的金覆面以及大量用金的现象 ,对于进一步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出现的黄金面具、黄金装饰的文化风格等提供了新的参照材料。
据了解,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商代贵族墓葬区的考古发现,是郑州商代王都近年来最具标志性的重要考古新发现 ,呈现了郑州商都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繁荣优秀传统文化,读懂中国古代文明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历经了3600多年的郑州商城,它的起源 、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随着时间的发掘与认识,它正在带给我们一次次惊喜,也同时留有更多的未解之谜 ,在等待我们一一解开。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刘淑雯 主编|刘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