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烂的国家(世界上最差的国家)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 ”的国家 ,南苏丹属于东非内陆国家,在地理上与苏丹 、埃塞俄比亚、中非、刚果(金)、肯尼亚 、乌干达接壤,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90万 ,目前首都为朱巴(未来将迁往拉姆塞尔) 。南苏丹在地理上属于黑非洲,文明开化很晚,直到19世纪之前 ,都没有成文的历史。
从18世纪开始,定居在苏丹境内的阿拉伯人,在欧洲殖民者的资助下 ,在南苏丹进行大规模的猎奴活动,将大量的黑种人抓捕后卖为奴隶。正因为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别 ,南苏丹的黑人族群跟苏丹境内的阿拉伯人矛盾极深,这也是后来双方间一系列冲突的根源。
南苏丹地理位置图
19世纪初,此时已吞并苏丹的埃及发兵侵入南苏丹 ,强行将其吞并 。等到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后,苏丹与南苏丹作为两个自治实体,在名义上接受英国与埃及的共同管辖(实际上由英国单独管辖)。二战后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埃及宣布独立后 ,便开始支持苏丹人民的独立斗争,并主动废除“共管”协定。
面对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英国殖民者被迫撤出苏丹与南苏丹 ,并同意苏丹于1953年获得自治地位 。3年后,苏丹自治政府宣布独立,并组建共和国。苏丹早在独立前夕 ,便自视为英国“遗产”的继承人,在没有争得南苏丹民众同意的情况下,便强行将该地并入 ,并划分为10个州进行直辖。
南苏丹为争取独立,曾长期与苏丹政府作战
苏丹政府的粗暴举动令南苏丹民众极为不满,为争取民族自决权 ,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早在苏丹正式独立的前一年(1955年),约瑟夫·阿古领导的黑人解放武装便发动起义,与苏丹军队展开激战 ,史称第一次苏丹内战(1955-1972年) 。战争持续17年之久,最终阿古与苏丹政府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定》,在获得有限度自治权的前提下 ,宣布结束战争。
然而和平局面仅仅维持了11年时间,便被苏丹政府的一项举动摧毁。1983年,时任苏丹总统的尼迈里宣布在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 ,消息一出,南苏丹境内为之哗然、愤怒 。因为对尼迈里的举措不满,南方黑人军官约翰·加朗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苏人解) ,再次带领南苏丹民众走上对抗苏丹政府、争取独立之路,第二次苏丹内战就此爆发(1983-2005年)。
加朗(右一)与苏丹代表签署和平协议
这次内战持续22年时间,期间尽管尼迈里被政变推翻 ,代之而起的巴希尔政府频频释放缓和 、停战的信号,但并足以让加朗等人放弃建国梦。正因如此,内战迟迟见不到终结的希望,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有数据统计 ,在第二次内战中,南苏丹共付出200多万人丧生(约占全国人口的1/5)、400万人流离失所的代价,可谓极为惨重。
旷日持久的战事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并且摧毁了苏丹国内的经济,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双方“同归于尽 ”。正因如此 ,在国际组织的倡导下,内战双方展开政治谈判,并在2005年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根据协议 ,苏丹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并同意在6年的“过渡期”结束后,由南苏丹居民通过公决的方式来决定其政治前途 。
基尔(左一戴黑帽者)宣布南苏丹独立
2011年7月9日 ,南苏丹依据公投结果宣布独立,成为目前为止最新独立的国家。然而独立后的南苏丹并不宁静,因为族群矛盾和对权力分配的不满,属于努尔人的副总统马沙尔 ,在被出身丁卡人的总统基尔解职后,率领支持者在2013年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南苏丹内战就此爆发。内战持续5年时间 ,在导致数万人丧生后,才于2018年停火并签署和平协议 。
多年的独立战争和内战,导致南苏丹经济凋敝 ,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周边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如何改变落后的面貌 ,成为摆在当政者面前极为紧迫的难题。其实,南苏丹用于发展经济的先天条件很好,因为在其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若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南苏丹内战双方签署和平协议
然而南苏丹虽然盛产石油,但由于加工提炼的设施、对外运输石油的港口都在苏丹境内,在双方关系不和的情况下 ,其“变现 ”能力自然要大大受限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2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被迫全面关井停产 ,直到1年多后,才开始有限度的恢复生产。不过在内战爆发后,南苏丹的石油生产再度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仅有3/7的油区维持低水平生产 。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可说,由于苏丹的限制和内战的影响 ,拥有丰富石油储备的南苏丹却无法将它充分的“变现”,用于发展经济,真好比“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南苏丹的未来发展如何,实在令人担忧。
史料来源:《苏丹史》 、《南苏丹分离的历史原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