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教务部(东北农业大学教务主页)
民小编说
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师生使用率 、使用意愿偏低等问题 ,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教、评、测、学 、治理等环节发力破解,一起来看他们如何打造有温度的智慧校园——
当前,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师生使用率、使用意愿偏低 ,技术和教育整合多停留在管理层面等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 ”的理念,分步从数字化教务“轻”启动 、校园安全一“件”掌控、行为德育有“记”可循三阶段打造智慧校园。
一、教:人机协同更灵活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教育 ”背景下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是借助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课堂 ,常设有多个摄像机位来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然而,目前录课系统的使用率和教师的接受度都不高。究其原因,大部分“智慧录课”系统并不“智慧” ,其设备的控制权不在教师手中,要么只能整堂课录制,要么操作复杂 ,对使用者造成负担 。
为此,学校改进技术,将录课权交给教师。教师可以在讲解核心知识时,利用手中的“智慧遥控器 ”一键自主录课。这种片段式、聚焦教学重难点的课堂实录 ,避免课后学生或者教师反复观看时不断拖拉进度条回忆、寻找核心知识讲解片段,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而且通过反思核心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最大限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
录课系统的易用度和便捷性提升,让更多教师愿意用起来。在此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录课系统实时保存教学视频 ,关联校本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效果优良对资源进行删除 、更新等,轻松实现校本资源库的动态更新 。
二、评:打破量化屏障
在德育评价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捷 ,采用德育“过程性评价”体系,使用“一个中心、两大支撑 、三大数据分析、四种呈现、六大应用”的“12346 ”智慧校园云平台解决方案,尽力避免使用数字化评价可能带来的“贴标签”陷阱。
一是重留痕轻量化。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不同阶段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要求 ,固定单一的德育评价指标并不能动态 、真实满足每个环节的需要 。因此,学校的德育评价系统通过自定义德育指标,赋能一线使用者将真实场景与德育目标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伴随式德育记录 ,在手机端轻松一点就能留痕,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减分”“加分 ”。
二是“德育数字画像”促进学生反思提升。学校将学生德育情况制成“德育数字画像”,反馈给学生 ,提高其元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反思改进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
三、测:传统优势与现代便捷相结合
校园里,教师面对最多的场景之一是改卷、评阅作业。人工批改工作占用时间多 ,且阅卷结果二次分析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随着各式智慧阅卷系统进入校园,技术在实现自动批改和二次分析的基础上,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阅卷中教师手动批改的痕迹 、批注等有利于学情反馈的优势一并被机器泯灭了。
学校的智慧阅卷系统坚持将传统的优势与现代的便捷结合 ,不仅支持手机阅卷、电脑阅卷,还支持手改答题卡、机器阅卷统分 。这样,既不改变教师阅卷习惯 ,减轻教师的统分工作,又能保留卷面批改痕迹,便于学生订正。
对阅卷结果的二次分析,学校采用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极大缩短了数据—图表转化的时间。当前,一手成绩数据的保存方式是最常见的Excel表格,为了解决“数据可视化 ”问题 ,方便师生通过图表形式对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校利用专业面向教育领域的数据分析工具,辅助师生直接导入成绩 ,快速生成制作精美的仪表板 、格式复杂的电子表格,并将制作出的成果集成在学校其他系统场景中,帮助教师自助式进行数据分析 ,挖掘、诊断学生成绩数据背后隐藏的学习问题 。
四、学:打破课堂不可逆
智慧校园的优势之一是线上线下结合,形成无缝连接 、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泛在学习空间。
学校在校园内投放“校园点点通”硬件终端,配合智慧校园软件系统 ,搭建校园泛在学习空间和环境。下课了,学生拿着作业本来到“校园点点通”前,点击“拍照答疑”,一键拍摄并提交 。“老师 ,这道题我不太理解 ”,一个提问出现在老师的手机上,即使老师不在 ,也一样能有效教学。老师答复后,“校园点点通”上就能看到。系统存储的“已解答”问题,学生可以反复查看、学习与巩固 。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 ,老师可以使用高拍仪录制解题思路视频发布在平台上,沉淀成学校微课资源,供学生自行学习。
“校园点点通 ”在校园各个角落留下师生共同发展的数据痕迹。这些数据可以转化为评价指标 。例如 ,学生通过“校园点点通”点击、选择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不同教师的视频会因授课方式 、讲解风格不同,产生不同的点击、点赞、观看时长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从一个侧面较为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五、治理:“最多跑一次”
学校联合企业共同打造“校园点点通 ”移动终端,搭建覆盖校园多样化自助服务场景的网络互联互通 、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功能完备的学校自助服务体系。对校园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助力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校园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校园服务,实现学生办事更便捷 、教师响应更及时、校务管理更规范的目标。在“校园点点通”上可实现审批管理、查询打印 、教学答疑、活动报名、问卷调查 、教师信箱、亲情留言等项目,让学生“最多跑一次” ,辅助提高学生在校园中的社会参与、认知参与 、文化参与、情感参与和服务参与 。
学校坚信,教育信息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需要坚持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战略思维 ,努力推动教育数字基座建设,将数字赋能组织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并以场景化策略推动教育教学应用创新。
(作者单位均系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22期 ,原标题为《让有温度的教育信息化驱动学校发展》
文章作者 | 夏峰平、朱晓睿、胡荟 、何东涛
责任编辑 |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
潍坊校长职级制改革的20年历程与基本经验|关注
于洁:“静下来 ”是教师的另一种修炼 | 荐读
老师,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弟子”?| 每周一问
科学防疫!别再被这些传言误导了
(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
感谢您读到这里 。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人民教育” ,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 ”;
第三步:点击 “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