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经常放的歌曲(抖音经常放的歌曲红歌2021火爆歌曲)
Sunday,Nov. 12 ,2017
你知道植物最爱听古典音乐吗?
Music forPlants
植物没有耳朵,但人们发现植物却有“听觉” 。——而且还特别爱听古典音乐!你试过“对花弹琴 ”吗?
音乐殿堂的新听众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在植物身上发现了许多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 ,从而对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常把植物描写得很有灵性,现在看来,绝不是凭空想象。
2011年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为了证明植物在古典音乐的帮助下长势会更好,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居然对着满屋子花草弹起了琴!
▲皇家爱乐乐团为花花草草们演奏
这些特殊“听众”包括100多种各类不同的观叶类植物和球茎植物,其中包括天竺葵 、灯笼海棠和宿根花卉等 。对着一屋子的“花草观众”拉独奏曲,有着33名成员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表现得十分从容和自然 ,这场音乐会足足持续了3个小时。
▲“这是我们举办过的最‘香’的音乐会! ”
那么,植物真的能“听懂”音乐吗?——植物们又最爱听什么样的音乐呢?
植物有我们看不见的“耳朵”
植物也爱听音乐——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试图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其中 ,有一位印度科学家,他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音乐 ,也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 。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时起床,梳洗完毕之后 ,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拉半个小时的小提琴。拉完小提琴之后,就边吃早餐,边听音乐唱片。
后来 ,他突然发现,怎么他院子里的植物总是比院子外的植物长得快、长得茂盛有力?于是,出于工作的本能,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他发现 ,院子内外的植物无论是土壤的成分、空气 、水分、阳光等等条件都是一样的,可是,仅仅是一墙之隔 ,生长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
后来有一天,他边拉小提琴边看着院子里的植物 ,随着晨风的吹拂,植物随风摇晃,好像是他的忠实听众在齐整整地点着头。这时 ,他突然想,难道植物也喜欢听音乐?会不会是每天的音乐声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想到这里,他打定主意 ,准备实施他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第二年的春天,当农民们种下早稻之后,待到秧苗长到比较稳定的时候,这位科学家每天早晨来到院子外的水稻田边拉小提琴、放音乐唱片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 ,拉30分钟的小提琴,然后一过会儿再播放15分钟的音乐。
这样坚持了45天左右,奇迹终于出现了。他发现 ,他每天拉小提琴,放音乐唱片的那一大片水稻,要比其他稻田里的水稻长得好 ,植株既高又壮 。而且,在同一片水稻里,他站着拉小提琴和放唱处的地方附近的水稻比远处的要长得健壮茂盛。于是 ,他明白了为什么自己院子里的植物比院子外的植物长得好的原因,他因此得出结论:植物也喜欢听音乐,植物也能听懂音乐!
植物最爱听古典音乐
他的这一发现 ,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和植物学家的兴趣,人们纷纷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植物是不是喜欢任何音乐呢?音乐声调的高低会对植物产生什么样的反映呢?如果播放的不是音乐,而是噪声,植物是否能区别呢?
有的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 ,对植物播放女声演唱的音乐效果比播放男声演唱的好,高音唱片比低音唱片的效果好 。那么,是不是音量越高越好呢?
也不是 ,美国有一位歌唱家,名叫罗西·莉克莱克,她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玉米 、小麦、天竺葵等分别放在三个屋子里,让第一房子里的植物在无声的环境中生长,第二个房子里的植物每天不停地听一首F调乐曲 ,第三个房子里的植物每天仅仅间隙地听三个小时音乐。两周后,第二个房子里的植物全部枯葵,而第三个房子里的植物 ,不但没有死,而且比第一间房子里的植物要健壮得多。这说明,植物和人一样,生活中需要音乐 ,但是,过多,过高音量的音乐 ,会置植物于死地 。
为了证实这个发现,歌唱家还在两个屋子里都放上生长着的金盏花,在金盏花旁边放一部收音机 ,分别对它们播放激烈的摇滚乐和优雅的古典音乐。两周后发现,所有听摇滚乐曲的金盏花都死了,而听古典乐曲的金盏花都欣欣向荣。18天后 ,她对两组金盏花的根进行了检查,发现死的那组花的根是稀稀拉拉的,而另一组是粗而壮发达的。科学家认为 ,植物欣赏音乐可能同有节奏的声音有关 。因为音乐是一种有节奏的弹性机械波,它的能量在介质中传播时,还会产生一些化学效应和热效应。当音乐对植物细胞产生刺激后,会促使细胞内的养分受到声波振荡而分解 ,并让它们能在植物体内更有效地输送和吸收,促进植物细胞加速新陈代谢和繁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例如 ,每天早晨为黑藻播放25分钟音乐,只需十天黑藻便会“子孙满堂 ”;含羞草在每天早晨“欣赏”25分钟古典歌曲后,心情更加舒畅 ,株干格外舒展,长势明显加快,枝叶也茂盛有力;灌木受到音乐的熏陶后 ,会变得枝繁叶茂、茎干坚挺;金盏菊、烟草 、灌木及凤仙花等植物听过交响乐唱片后,枝干高大结实,花瓣也明显增大不少……
植物最喜欢哪些作品?
那么 ,也有人会问:植物是通过什么器官接受声音的呢?为什么它们也要听美妙的乐曲呢?
法国植物学家斯特哈默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音乐中的每一个乐章都应该对应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某一个氨基酸分子,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实际就是蛋白质中一个完整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当植物听到这一曲目时,体内的某种特殊酵素就会更加活跃,从而促进植物的生化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
▲“柴可夫斯基”葡萄酒
法国奥登堡酒庄曾经推出过一款“听音乐长大的”葡萄酒。他们在葡萄园中不停播放巴赫的音乐及舒伯特的小夜曲给种植的葡萄听,然后将听音乐长大的葡萄酿造出葡萄酒,在橡木桶陈化的过程中 ,给葡萄酒不断的播放贝多芬的交响乐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葡萄因听音乐而长大产生了一种类似人类的舒缓情绪分子,此分子序列有所改变 ,释放出更多的单宁,酒体也更加柔和,香味持久。
无独有偶 ,日本的“小原酒造 ”也有一款用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酿造的酒。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位农民每日为一块小麦试验地播放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 。数月后已是收获时节,那块小麦获得了巨大丰收,这些小麦不仅果实饱满、颜色纯正、味道鲜美 ,而且产量也超过其他实验地达66%。
美国伊利诺州的农学家乔·史密斯先生在温室种下玉米和大豆,同时控制温度 、湿度和施肥量等各项条件,随后他又在温室放上录音机,定时定量播放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不久后 ,他惊讶地发现,凡是“听”过狂想曲的玉米和大豆大都能提前数日萌发,最后的重量要比未听音乐的大豆高出四分之一 。
听贝多芬的《命运》可以让枯萎的玫瑰或干瘪的小红萝卜重新水灵坚挺起来……甘蓝和马铃薯偏爱威尔第和瓦格纳 ,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芦荟喜欢《蓝色多瑙河》,仙人掌喜欢《蝙蝠序曲》 ,含羞草喜欢《春之声圆舞曲》,竹子喜欢《皇帝圆舞曲》,番茄偏爱《浪漫曲》……
在形形色色的音乐和千奇百怪的噪音面前 ,植物不仅真实流露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还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气节和品质。这是自然界的伟大,这是音乐的伟大 ,这也是植物的伟大。
图文来源:网络
Tips